早上七点多准时被娃叫醒。洗漱,跑步,冲凉。早餐是南洋咖啡配面包火腿,看完早间新闻就开始一天的工作。

今天是我在家办公的第212天。

办公室只在年初去过一次,为了换电脑见过了HR和IT的同事,然后就是长达大半年的在家办公。其他同事到现在为止还停留在网友的阶段。

所幸我也并不是一个十分热衷于交际的人,宅在家里写代码带孩子,定时出去跑步和买菜;娃还没到上幼儿园的年纪,作为父母也刚好有了正常时可能给不到的陪伴时间。日子就这样慢慢过去。

212天,配上新加坡四季不变的天气,真是海枯石烂万物静好,以至于生物钟都完全定式。有一天早上家人把南洋咖啡换成了黑咖啡,居然自己喝得热泪盈眶,好像被拉回到多年前的欧洲旅行,青年旅舍清晨的厨房。

身体困住了,脑子就想跑得更远。相比以前我确实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Cousera 上学了几门课,读了几本技术书几本小说,博客写得多一些了,乘风破浪脱口秀大会中国好声音一个没落下,王者荣耀打到了王者,还顶着跑深度学习代码的理由买了 GPU 工作站,然后侠盗猎车手5和开门狗2都通关了…

曾经读书的时候是完全不懂自由换金钱或金钱换自由的概念。

港科大读研的时候就是天天泡图书馆。虽然研究生是有自己的工位,但除了答疑时间一般都只做储物用途了。最喜欢是本科生放暑假的时候,自己终于不用做助教,教授们也都纷纷请长假带娃旅行去了,校园空空如也特别清静,一个人躲在图书馆啃书煲剧调代码打游戏,在角落里望着海景挥霍青春。

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就狠狠给我上了一课。公司有办公室打卡的制度,系统记录每周的工作总时长要超过一个定值。于是每天早晨浑浑噩噩和打工仔们一起挤上公交车,熙熙攘攘一个钟到办公室,只为能早早打上卡完成任务,下午或者周五能早点下班。偶尔没活干的时候就跟一帮香港同事坐在茶水间里吹水吃下午茶,炸鸡腿红豆冰吃到傍晚。自己的粤语全是这段时间吹水打诨学到的。

那时候每天晚上回到家真是累得骨头疼,天天计算离下次放假还有几天。犹记得公司年会颁奖其中一个奖项就是最长工时员工,得奖同事的入职年份和我出生年份一样,真是把二十几岁的我吓得不轻。

所幸接下来的工作都终于没有打卡制了;当然办公室还是要去,但气氛就自由多啦。同事老板之间都有默契,虽无制度但偶尔在家办公也没太大问题。我偶尔会回去港科大图书馆自习,工作效率奇高,下午还能抽空去游个泳。

随着自己慢慢投身开源社区贡献代码,越来越习惯于远程协作的工作方式。一方面开源项目奇思妙想的各种项目和全世界不同背景的码友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另一方面也惊叹于 Git 配合一些其它工具居然可以如此有效率地把分布式非同步的生产力组织起来。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见我的另一篇博客分布式异步协作让世界更美好

很多传统企业都在做数字化和敏捷化转型,但常常换汤不换药,往往还是逃不出面向电子邮件的工作方式。很期待有一天 Git 和 Agile 的工作理念能真正拓展到软件工程之外的更多工种,真正解放一份工作对员工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现在的工作,公司在疫情前就已经有 “Own the Way You Work” 的政策,合适情况下在家办公是被广泛接受的方式。我在加入以后不久孩子就出生了,得以在最关键的时刻陪伴家人;现在疫情期间又能如此久地在家办公,还能偶尔收到寄来的零食和口罩,必须感谢公司感谢老板。

顺便打个广告,我们新加坡组正在招数据科学家,有兴趣的小伙伴请后台私信我 :)

自由无价。生产力与自由并不矛盾,很多例子都证明宽松的环境才能培养创新的生产力。愿我们都永远好奇和自律。疫情完结依然看不到头,世界进入了新常态,我们的工作也是。

博主计划记录更多的原创文章回馈社群,尽力做到周更,感兴趣的朋友们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王尔古” (ID: erguwang) 或 博客“羊肉泡馍与糖蒜” (www.crownpku.com) 。谢谢。